《无量寿经》康僧铠版本 13

醍醐学院

00:00

大家好!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佛的「四十八大愿」……

今天开始学第十八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;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。】

(「至心信乐yào」,或者读「至心信乐lè」)

——这一条讲的是,怎么去极乐世界——「通关秘籍」是什么?

站在极乐世界这里讲,阿弥陀佛对其他世界的十方众生说:你要是至心(真的)想来极乐世界,对我们这里有信心,很喜欢我们这里,真的想到这里来,那就念至少十声阿弥陀佛就可以来了。

一说「念十声阿弥陀佛」就能到极乐世界,好像很简单,但也不是说念十声都能去。阿弥陀佛说,要排除掉那些犯了「五逆重罪」还有「诽谤正法」的众生。

「五逆重罪」,大家知道:杀父,杀母,杀阿罗汉,破和合僧,出佛身血(都快泯灭人性了)。你要是这个样子的话,你念十声你也去不了。当然了,如果犯过五逆重罪,至诚忏悔了,后不再造了,那就另说了(那心已经清净了,再至诚地念,还是可能去的);但如果心性如此恶劣,还不改,念了十声阿弥陀佛,肯定去不了极乐世界。

还有一些众生是「诽谤正法」的,整天诽谤正法,怀着戏谑的口吻念了十声阿弥陀佛,甚至怀着嘲讽的口吻念了十声阿弥陀佛,他也肯定不会去极乐世界的。

所以,阿弥陀佛「四十八大愿」当中的第十八大愿里,其实就讲了去极乐世界的条件,所谓的「信」、「愿」、「行」。

「信」,你真的相信极乐世界好,对它有信心(当然,对阿弥陀佛以及他周边的这些大菩萨都有信心),这很关键!

「愿」,就是这个「乐」(lè,也可以读yào),你是真的愿意到极乐世界,真的喜欢这儿,愿意去。

「行」,就是念至少十声阿弥陀佛。

大多数的法师在讲这一段落的时候,都会说是命终的时候(此生寿命尽的时候)念了十声阿弥陀佛,至诚地念着,想去极乐世界就能去——总是讲「命终」。但问题在于,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命终,大多数人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,不能够预知时至,我们不知道「无常」什么时候来。如果「无常」突然来了,我没念,怎么办呢?就去不了。所以,「念佛」要成为常态,才能确保一定能去极乐世界(你想去别的佛国,也是同样的道理)。若等着命终再念,你知道什么时候命终啊?不知道。所以平常就一直念佛、一直念佛……时刻都在念。若不能发出声音,就内心默念。这个「佛号」好像脉搏一样、像心跳一样、像呼吸一样,一直陪伴着我们,始终就不离开佛号,不离开佛念,就一定能去。

其实,「信」、「愿」、「行」三个缺一不可,这也等于是三个重要的环节。比如说,你挺喜欢极乐世界的,挺喜欢的,一听,这么好,我喜欢,去了就有各种神通等等等等,我喜欢这儿。「行」嘛,也在念,平常也念,但是呢,没有真正的信心,还在问:极乐世界真的假的呀?该不会是佛画的大饼吧?那是真有吗?是神话故事吧?

你都不是很相信它存在,虽然你挺喜欢,也在念,但就比较难去了。你都不相信它存在,直到现在,在今天还有师兄问:极乐世界真的存在吗?你连信心都没有,光喜欢有什么用啊?

极乐世界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?我们经常反问师兄们:你认为娑婆世界是否真的存在?你作为人是否此时真的活着?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,你认为娑婆世界真的存在,你此时作为人真的活着,那么极乐世界也是真的存在着。

如果从究竟意义上,你了知了一切唯识心幻化,娑婆世界是幻化的,我这个肉身也是「四大」假合的。就着这个观点来讲,极乐世界也是幻化——是佛清净、真诚心的幻化(它也是幻化)。你认为你此时真存在,那么极乐世界也真存在,你至心念佛就好了,不要想太多了。

刚才讲的是「信」、「愿」、「行」的「信心」要先建立起来。

「愿」,你想去,你喜欢那里,这个「愿」也很重要!你相信极乐世界存在,你也念佛,但你不想去那儿,比如说你想去别的佛国,或者根本就不想离开此地——娑婆(你相信极乐世界存在,但你不想去),那你能去吗?不能去呀。所以「愿」也很重要!就连学生高考报考某一个大学,他具足了条件(说分数够了),他也得愿意去呀,对吧?他才能去。你不愿意去,没人强迫你去。

还有「行」,就是念佛。刚才也讲到了,不知道「无常」什么时候来,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后一刻,那我念佛就要常态化,一直都在念……那就可以百分之百地确保「我肯定去极乐世界」。就好像考大学有加分项,有一些特长生或者军人家属、烈士家属、医护人员家属……可能有加分的这样的优厚待遇和条件。我们「信、愿、行」念佛想去极乐世界也有加分项,——在其他经文中一直强调,但是在「净土五经」中强调得不多,就是:供养你想去的这个佛国的教主或者这个佛国的上首菩萨。

「供养佛菩萨」,这个是我们能够去佛国的一个重要加分项!比如说,我们身边一个师兄的父亲去了兜率陀天了,一问,平常很善良,很有学问,这个父亲也没有念佛拜佛,也没怎么虔诚地修,但是怎么就去了兜率天了呢?一看,哦,家里供着个弥勒佛(抬头不见低头见,天天见到弥勒佛)。也没有特别地大兴供养,就偶尔供养个苹果之类的,结果,人家父亲命终之后都能去兜率陀天。

也就是说,「供养」,是我们去佛国的一个加分项。通过供养佛菩萨,使得我们建立了跟他们的联接,哪怕你没有时时刻刻在念佛菩萨,但是这个联接已经暗自在形成。像有的师兄说:我呀,修很多个法门,学很多的经教,现在心也没有办法定在某一个佛或者佛国上,我也不知道我想去哪个佛国,但家里供养了「西方三圣」。像这样的师兄,他虽然不知道他将去哪里,只要他「五戒十善」修得都还行,知见比较正,他命终往生就很容易去极乐世界。因为他在供养「西方三圣」,这个联接已经建立起来了。

所以,「供养佛菩萨」是一种下意识的念佛。有的时候你也没有天天一天多少遍地念,但你上香的时候,上花、上供果的时候,在偶尔礼拜的时候,也是在念,这是「不念而念」,这是个「加分项」。所以,想要去哪个佛国,我们就建议大家供养相应佛世界的佛或者菩萨。你要是供养了观世音菩萨,因为观世音菩萨也常住极乐世界嘛,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嘛,那你供养了观世音菩萨,命终之后也是比较容易去极乐世界的。在具足条件的情况下,供养佛菩萨的众生跟那个不供养的相比,肯定是供养佛菩萨的更容易去。这是一个事实,我们不能否认!

我们再举一个通俗点的例子:比如说,现在我们都住在楼房,可能平常与对门的邻居也不怎么交流(不怎么讲话),最多见了面就是「早上好」,或者点个头,或者微笑一下,但是常常见到邻居,是吧?虽然不怎么深交,那么有一天你去超市去买东西,在茫茫人海那么多陌生的面孔中,突然你就能一眼辨识出你的邻居。你没有刻意地思他、想他、念他,就是因为整天见,太熟悉那张脸了,在陌生人中一下就看到他了,然后你就会感受到一种「联接」(你没有刻意地建立这种联接,但是已经形成)。也就是说,阿赖耶识的这个种子已经很坚固地生根、发芽了。我们所供养的佛菩萨形象,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就会深刻地生根、发芽。你供养的时候越上心、越至诚,它生的根也越深,发的芽也越壮……这是大家能理解的。

接下来看第十九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发菩提心,修诸功德,至心发愿欲生我国;临寿终时,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,不取正觉。】

阿弥陀佛说:

我成佛之后,十方众生,只要是发了菩提心了,——什么是菩提心?其实就是「自觉觉他」的心,也可以说是悲智双运的心,也可以说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——成佛之心(你怎么理解都可以)。发了菩提心了,修种种功德(就是做种种破迷开悟的事、断恶修善的事),然后至心发愿想去极乐世界(发了心了,又修种种功德,又至心发愿特别想去极乐世界),这样的众生,哪怕他临终都忘了念佛了,但是他这个「心」一直保持在「菩提心、功德、去极乐世界」这种状态当中——没变,也会感召得「西方三圣」过来的,阿弥陀佛他会带着圣众在你命终的时候围绕着你,来接引你……

这里讲的就是,可能有的众生,他是心里非常想去,但他嘴上没有天天「叨叨叨叨」一直念,但是他也能去极乐世界。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呀,说某某师兄修得很好,家里确实也供的是「西方三圣」,他到最后好像突然就走了,也没见他念佛,但是人家也是去极乐世界了。所以「心里的盼望」很重要!你只是停留在嘴上也不行,停留在嘴上的佛号也未必很真诚,但是至心发愿一定要去极乐世界,非常坚决,那你一定能去成的!就不用担心了。

我们再看第二十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闻我名号,系念我国,植众德本,至心回向欲生我国,不果遂者,不取正觉。】

——这还是讲怎么去。

阿弥陀佛说:我成佛之后,十方世界的众生听闻了我的名号(听闻了阿弥陀佛这个名号),系念我国(就是心心念念地想着去极乐世界),「植众德本」(就是广修一切善),而且至心回向(把功德都回向想生到极乐世界),那么他的愿望就一定能达成的。

这里讲的,不是说你必须开悟了才能去极乐世界,对吧?「植众德本」,就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做个大好人还是很关键的!而且呢,至心地非常想去极乐世界,这样的众生,阿弥陀佛也收的。

接下来看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一个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国中天人,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,不取正觉。】

这里讲,极乐世界的这些圣众,个个具有三十二大人之相。

没有提到「八十随形好」。一说「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」,那是佛所具有的,但是仅仅具备「三十二相」也不得了了(liǎo/le)。在《金刚经》里讲,转轮圣王具足三十二相,是吧?这说明已经面相非常端正了。

接下来是第二十二个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,究竟必至一生补处。除其本愿自在所化,为众生故被弘誓铠,积累德本度脱一切,游诸佛国修菩萨行,供养十方诸佛如来,开化恒沙无量众生,使立无上正真之道,超出常伦诸地之行,现前修习普贤之德。若不尔者,不取正觉。】

阿弥陀佛说:我成佛之后,其他世界、其他佛土的这些菩萨大众们,只要来到我的极乐世界,来了就是「一生补处菩萨」(就是「候补佛」)。

这就告诉我们,只要去到极乐世界,就必定能成佛,只是时间早晚的事。那么结合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我们在娑婆世界只要多努力一些,我们的基础就打得更好一些,到了极乐世界修的时候也就更容易,就能走捷径。在讲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时候,我们也是倡导所有师兄都能够达至「上品上生」。

那么去到极乐世界,也并不是所有菩萨都想着急成佛,有一些菩萨,他的根本誓愿就是想利益、救度一切众生。他们发下了宏大的誓愿,这宏大的誓愿像铠甲一样被在身上。他们积累了众德根本(也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),他们度脱一切众生,他们一直想作为菩萨度脱众生,不着急成佛(也有这样的)。你不着急成佛也可以,然后「游诸佛国修菩萨行」,在各个佛国游来游去的,一直在修菩萨行,供养十方诸佛如来。

因为每一个人的爱好是不一样的,有的圣众是着急赶快成佛;有的就想长久地当菩萨,游化诸国。这些游化诸国的大菩萨,一会儿在这个佛国,一会儿在那个佛国,就供养了十方的诸佛如来,跟十方诸佛都建立了联接(其实也挺好的)。然后呢,开晓、度化了恒河沙一样无量的众生,使得这些众生能够立「无上正真之道」,也能够想要求无上正真之道,甚至走在求道的路上了;并且帮助这些众生「超出常伦诸地之行」,不仅仅修这种很平常的菩萨境界,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」——他们的榜样是普贤菩萨!

普贤菩萨有多优秀呢?《华严经》讲得太细太细了。普贤菩萨的功德,用无量劫都讲不完。《华严经》是偶尔这一段落讲一讲,然后讲其他的内容了;一会儿又讲普贤、又夸普贤,然后过一段时间又讲别的;一会儿又回到普贤这里——总是这样。所以,似乎《华严经》是一部「普贤传」一样(我们会有这样的错觉)。

现在与我们讲解《无量寿经》同步进行的《华严经》终极版(也就是第三遍)的讲解,讲到「十定品」,也是释迦佛邀请「三昧第一」的普贤菩萨来给大家作演说,普贤菩萨讲得非常之详细。

这里阿弥陀佛说,去到极乐世界,不着急成佛的这些菩萨们,他们去度化众生的时候,也会让大家不仅仅满足于修普通的诸地之行,而且要修习普贤之德(普贤怎么做,我怎么做)。

再看第二十三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国中菩萨,承佛神力供养诸佛,一食之顷,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,不取正觉。】

阿弥陀佛说:我成佛之后,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,靠着佛的神力加持,供养诸佛的时候,一顿饭的工夫,就能够周遍到达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这所有的诸佛国。

就一顿饭的工夫,供养佛的时候就能够周遍到达无数佛国(这是指的神足通的能力)。要是到得太慢也不行,是吧?人家都吃完饭了你才到,你再供养,好像有点晚(是瞬间就能到达)。

其实,极乐世界吃一顿饭也就是个瞬间——非常快速,因为他们以「意」为食嘛。大家学过《阿弥陀经》也知道,该吃饭的时候,想吃什么食物就现前了——以「意」为食,看一眼可能就饱了,然后食物就消失了——就这么快。你说吃这一顿饭有多快?就这么快。所以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,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周遍到达无量诸佛国了。

已经有一些禅定功夫的师兄就开始观想了,一想,这些菩萨绝对都有分身的能力,不然佛国这么多,你一个一个去也是挺耗时间的。如果说瞬间就能周遍到达无量佛国,肯定有无量应化身才可以……我们想一想,也是啊,太多佛国,你走一圈儿得多长时间呢?无量应化身去供养,那就快了——瞬间供养完、瞬间又回来了……

阿弥陀佛的第二十四个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国中菩萨,在诸佛前现其德本,诸所求欲供养之具,若不如意者,不取正觉。】

意思是,极乐世界的菩萨去各处供养佛的时候,他们平常所修的「德本」(功力)就体现出来了,他们想供养任何奇妙物品,立刻都能够现化出来(想供养什么有什么)。

这是「佛前一分钟,佛后十年功」啊。平常的修行,在供养佛的这一刻都显现出来了。来到佛这儿,我不会空手,想化现什么化现什么,都是无尽的妙物——非常自在!

第二十五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国中菩萨,不能演说一切智者,不取正觉。】

阿弥陀佛说:我成佛之后,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都擅长讲法,都能讲说一切智。

那可以想象,每一个菩萨都能度脱无量众生。有的经中讲,诸佛以「法」为命,或者说「法身」——以「法」为身,是吧?如果不能讲法,你的境界唯有你拥有,当你涅槃了,那接班人都没有了。所以说,「讲法」是续佛种性的必要(必须这样做,必须讲法,必须传法)!而极乐世界每一个菩萨都能讲说一切智,能讲说,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了。都拥有一切智,能讲说一切智。

——真的是要随喜赞叹了!

再看第二十六个大愿:

【设我得佛,国中菩萨,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,不取正觉。】

阿弥陀佛说:在我的极乐世界,这所有菩萨都拥有金刚那罗延不坏之身。

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:人家不是「无量寿」吗?肯定是「金刚不坏身」,是吧?其实真正的金刚不坏,指的也是「法身」,也就是说,这些菩萨都是法身大菩萨。

法身如同虚空,但是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破坏虚空,这如虚空一般的法身,才是真正的「金刚那罗延身」啊!所以我们想象:在娑婆世界传播《华严经》,挺难的,很多众生听不懂;但如果在极乐世界讲《华严经》,那就太轻松了,与会的菩萨都是法身大菩萨,都能听懂,都能契入,甚至早已证得「华严境界」了……

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是不少的,大家课下可以反复读诵一下原经文,复习一下,最好是观想此时我们已经在极乐世界了……

你站在极乐世界的角度再去看娑婆,再去看其他佛国,有不一样的感觉,包括阿弥陀佛到底怎样接引想来极乐世界的众生,你就有那种设身处地的感觉了,甚至你会跳离一些常人那种死板的思维……

站在极乐世界,我们就能理解「为什么这个众生只要至心想来极乐世界,即便没念佛他都能来」,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了……

醍醐学院

醍醐学院

《无量寿经》出自《乾隆大藏经·大乘宝积部》。此经说无量寿佛(阿弥陀佛)的因地修行,果满成佛,国土庄严,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