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无量寿经》康僧铠版本 20

醍醐学院

00:00

大家好!我们继续学习「净土宗」的核心经典——《无量寿经》……

上节课,释迦牟尼佛讲到:阿弥陀佛在成佛前,曾经用了无量劫的时间修习「六度」,教化、安立了无数众生,使大家住于无上正真之道。

【或为长者、居士、豪姓、尊贵,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,】

因为过去世的付出非常多、付出得也非常久,所以感得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就有极善的果报,虽然当时还没有跳出「六道轮回」,但是在轮回中过得都不错:要么就做居士当中的大长者(德高望重的人);要么就做豪门大姓或者极其尊贵的贵族;要么就做刹帝利国王;甚至有的时候也做转轮圣王,可以统摄「四大洲」。

【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。】

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也做过「六欲天」的天主,也曾做过大梵天王。

(「六欲天」,欲界六层天,最高的一层是他化自在天。阿弥陀佛曾做过他化自在天的天主,也就是天王)。

而且,阿弥陀佛成佛前,在过去经常用「四事」(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医药)这四个方面的物品去供养一切诸佛,供养的时候又非常恭敬。

(「四事」指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医药,这都是生存的必需品)。

【如是功德不可称说。口气香洁,如优钵罗华。】

释迦佛说:阿弥陀佛在成佛前,他的功德是不可称说的(是讲不尽的)。因为一直以来,他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(上节课也讲了,他从来不讲粗言恶语),所以感得的果报就是:他每次讲话的时候,口气非常清新、香洁,就像优钵罗花(青莲花)一样,味道很清新。

【身诸毛孔出旃檀香,其香普熏无量世界。】

他身体的所有毛孔都散发出旃檀的香味,这种香可以普熏无量世界。

【容色端正,相好殊妙,其手常出无尽之宝,衣服、饮食、珍妙华香,缯盖幢幡庄严之具。】

而且在过去世,阿弥陀佛的容颜、色相就非常端正,相好殊妙。他的手里常常出现无尽之宝(手里能够常常化现无尽之宝,形容非常富贵,又擅长很多的变化)。他所用的衣服和饮食也都是非常珍妙的,他周围的那些鲜花非常香,又有缯盖、幢幡等等庄严物品围绕着他。

【如是等事,超诸天人,于一切法而得自在。”】

可以说,因为「依报」随着「正报」转,阿弥陀佛过去世一直都修得不错,又修得很久,所以他感来的这些殊胜果报,就超过了所有的天人。「于一切法而得自在」,他晓了一切法,又能自在地讲说一切法。

【阿难白佛:“法藏菩萨,为已成佛而取灭度,为未成佛,为今现在?”】

(阿难听释迦佛讲说阿弥陀佛成佛的故事讲到现在,非常尊敬法藏比丘,所以尊称他为「菩萨」)。

这个时候,阿难问释迦牟尼佛:这个法藏菩萨,是已经成就的佛而灭度了,还是尚未成就的佛,还是现在正在住世的佛呢?

已经成就的佛灭度了,代表是「过去佛」;未成就的佛,就是「未来佛」。阿难问,这个法藏菩萨到底是过去佛、未来佛还是现在佛。

【佛告阿难:“法藏菩萨今已成佛,现在西方,去此十万亿刹,其佛世界名曰安乐。”】

释迦佛告诉阿难:法藏菩萨已经成佛了,他现在就在西方,离我们这里比较远,要经历十万亿个世界才能够到达他那个地方,法藏菩萨所在的这个佛世界叫「安乐世界」。

这是翻译不同:有的经典里讲,阿弥陀佛的佛国叫「极乐世界」;有的经典里翻译成「安乐世界」;我们也讲过,在外文经典中甚至翻译成「纯净世界」。但只要是提到阿弥陀佛的国土,大家就明白:哦,「极乐世界」。

【阿难又问:“其佛成道已来,为经几时?”佛言:“成佛已来,凡历十劫。】

阿难又问释迦佛:既然他是已经成就的佛,那么他成道以来经历了多长时间了(成佛多久了)?

释迦佛就回答说: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经历了十个大劫了(这「十个大劫的说法」,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就反复提到,所以大家并不陌生)。

接下来,就开始介绍极乐世界有多美了,这是释迦牟尼佛用他的天眼(也就是佛眼)所见的:

【其佛国土,自然七宝:金、银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砗磲、码瑙合成为地,】

释迦佛说:阿弥陀佛的这个佛国,「自然七宝」,充满着各种珍贵的宝物。

「七宝」,其实是概说,就是拣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、人类能够识别的(能够认得出的)珍宝讲一讲。其实极乐世界的珍宝很多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,只是拣了人能认得出来的七种珍宝给我们讲,比如说,金、银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砗磲、玛瑙。释迦佛说,极乐世界的地面就是这七种天然宝物合成的。

有的师兄去过极乐世界了,发现极乐世界国土的地板在变化:有的时候发现全是金砖(方方的金砖连着金砖);有的时候图案比较简单,有的时候雕刻得非常复杂;有的时候去了一看,是水晶地面,要么是琉璃地面,都是透明的,也见过琥珀的那种黄黄的透明色。而且,有时极乐世界地面的每块砖都是不同宝物间隔开的;有时候又有渐变的感觉(就是从这片砖到那片砖在变化,有渐变的感觉,材质也是一直在变化)……每次去了看到的都不一样,而且你想让它怎么变,它就怎么变:你说「我喜欢红色」,地面立刻就变成红色(你心里一想,它就变)……

我们在禅定中玩久了,就真真地意识到:这完全是一个心意识所造的世界。「六道轮回」是众生的心意识所造的;佛国是佛的心意识所造的,是菩萨们的心意识所造的。当我们去到佛国,佛国就受我们的心意识而支配了。所以,十个师兄一起在打坐,都去了极乐世界,让他们讲讲看到了什么?都不一样,都不一样……有的时候这「一」下来,这十个师兄都在极乐世界看到某某师兄了,一形容她长什么样子,形容得也都不一样。

【恢廓广荡,不可限极、悉相杂厕,转相间入,光赫煜烁,微妙奇丽,清净庄严,超逾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,其宝犹如第六天宝。】

释迦佛说:极乐世界「恢廓广荡,不可限极」,非常广阔、博大;「悉相杂厕,转相间入」,到处都镶嵌着珍宝,有的地方是纯色的,有的又间杂着(这种宝里镶着那种宝);「光赫煜烁,微妙奇丽」,到处都发着光,非常璀璨,有的地方简直有点儿晃眼睛,简单来讲,就是微妙奇特、非常美丽、清净庄严。

而且,极乐世界的美「超逾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」。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的时候,想建一个排名第一的佛国,所以极乐世界建成之后,真的是所有佛国中最精妙的(这是针对极乐世界这样讲)。当然,学了《华严经》大家也知道,这法界内也有一些世界比极乐世界还大,甚至比它还精妙(那就是换一个角度去看了)。但是站在极乐世界这儿看过去,这法界内几乎没有哪个佛国能超过自己,最多打个平手。

我们也学过《药师经》,释迦佛在讲到净琉璃世界的时候说,跟极乐世界的美没有什么差别——等无差别。你站在哪个佛国,它都是最美的,因为它随着你的心念变嘛;你的心里审美决定的美——到极致的那个样子,它就显现出来了,你就觉得:哎呀,没有哪个佛国能超过这儿了。你到任何一个佛国其实都是这样子,它总是给你惊喜,而且都是意料之外的惊喜。

说「众宝中精」,很多佛国不都有各种宝石嘛,说极乐世界美得呀,好像是宝石中最精妙的、纯度最高的都集中到这儿了一样。

我们也知道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灭度之后,观世音菩萨成佛时,极乐世界,地方没变,名字变了,叫「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」,也就预示着这里珍宝真的非常多!

释迦佛说:极乐世界的这些珍宝啊,就好像是第六天的珍宝(欲界的第六层天——欲界顶级,第六层天是最吸引人的地方)。

虽然有的师兄不信佛的时候不相信极乐世界是真的,但是猛地也会蹦出这么一句话:如果真有极乐世界,那肯定很好,不然怎么去了的人都不想回来呢?(就在不信佛的时候都会这样猜:极乐世界肯定很好,不然走了的人怎么都不回来了。)

【又其国土无须弥山,及金刚围一切诸山,】

释迦佛说: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及金刚轮围山等各种山(整个就是很广阔、很平——没有山)。

但有的师兄恰恰喜欢山,喜欢那种起伏变化,如同音乐的节奏感……当你喜欢有山的时候,你发现,这地面就能够起伏了,珍宝就开始堆积了,就开始错落有致了……它会变的。

总是强调佛国「平」,平得像佛的手掌一样,为什么呢?因为佛都拥有平等心。其实,佛国的一切胜境,你仔细品,它都是在讲法,都是表法用的。并不是说山就不好、就不美,其实是在暗自提醒我们「要有极为广阔的平等心」。

【亦无大海、小海、溪、渠、井、谷。】

又说,极乐世界没有大海、小海、溪、渠、井、谷。

有的师兄说,我喜欢海水,我喜欢小溪、沟渠、井或山谷这些有深度的地方……你只要喜欢,你去到极乐世界就能看到一片湖,很大,像大海一样,也像小海一样。那么「七宝池」实际上不也是小海吗?七宝池其实也很大,你也可以说它是大海。那么佛国也有小河嘛,你也可以理解成是溪和渠。这里释迦佛讲的是,没有人类所看到的那种比较粗糙的景物。

【佛神力故,欲见则见。】

极乐世界都很精妙,比较空灵,所以说「佛神力故,欲见则见」。

说了没有山,没有海,也没有溪、渠、井、谷。有的师兄说,我就喜欢有山,我就喜欢有海,我就喜欢有水、有山谷……那么你到了极乐世界发现,你想要的都有——它能变。

说「佛神力故,欲见则见」。这靠的其实不仅仅是阿弥陀佛的神力;当你具足了去极乐世界的能力,说明你还是有一定修行的,而我们本自是佛呀,——什么是佛?「心」就是「佛」,「佛」就是「心」。你想要的,都看见了,那靠的不就是「心」的力量吗?

【亦无地狱、饿鬼、畜生诸难之趣,亦无四时春、秋、冬、夏,不寒不热,常和调适。”】

接下来,释迦佛又讲:极乐世界没有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诸难之趣(没有「三途八难」)——没有(因为当时法藏比丘发愿的时候说,极乐世界没有恶道)。而且也没有四时春、秋、冬、夏的更迭,不冷也不热,这里温度一直很适宜。

所以,去到极乐世界,看到大家穿的好像是一层、两层衣服,最多三层那个样子,也不会很臃肿、很厚重。极乐世界没有春、秋、冬、夏四季的更迭,有的师兄说,那也不好,时间长了也挺腻烦的。你想有,立刻就有了:想冷,就立刻变冷了……

总的来说,极乐世界就是「常和调适」这四个字。恒常地符合我们的心意,让我们感觉特舒服,是这样的一个地方。去那儿好像是度假和疗养一样的,当然也是去修行。

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。

(我也知道我们学院有一批师兄去某个寺庙打「佛七」去了,希望这些师兄这七天都能有收获,都能去极乐世界转转,然后回来也跟我们分享分享……)

醍醐学院

醍醐学院

《无量寿经》出自《乾隆大藏经·大乘宝积部》。此经说无量寿佛(阿弥陀佛)的因地修行,果满成佛,国土庄严,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。

猜你喜欢